-
推動海洋強省建設
組織實施涉海規劃計劃。深入落實海洋強省建設行動計劃、“十四五”海洋經濟發展規劃等涉海規劃,協調解決規劃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問題。舉辦海洋強省建設重大活動。適時召開推進海洋強省建設現場觀摩會,推動海洋重大建設項目加快實施。在青島西海岸新區承辦第八次國家級新區工作經驗交流會暨新區工作推動會議。舉辦山東首屆船舶與海工裝備展。
-
拓展海洋開放合作
建設高能級海洋開放合作平臺。推動省部共建青島海洋國際合作中心,推進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和東亞海洋博覽會提檔升級。舉辦東北亞地區地方政府聯合會海洋漁業專門委員會年會、2022世界海洋科技大會和第四屆濰坊國際海洋動力裝備博覽會。深化涉海國際合作。推進中日(青島)地方發展合作示范區、中韓(威海)地方經濟合作示范區建設,辦好日本(山東)、韓國(山東)、RCEP區域(山東)3個進口博覽會。
-
深入實施海洋工程
?推進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出臺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行動計劃,適時召開長島海洋生態文明綜合試驗區建設聯席會議。推進長島爭創國家公園。推進國家級新區和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認真落實《關于支持青島西海岸新區進一步開放創新加快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打造實體經濟發展新高地。加快青島藍谷、威海、日照海洋經濟示范區建設,打造海洋科研機構、海洋科技人才和海洋高端新興產業集聚區。
-
推進科技自主創新
實施海洋科技創新工程。繼續實施“透明海洋”省級大科學計劃,加快布局3-4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推進智能化船用中速柴油機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等8個現代海洋產業重大產業攻關項目。以高技術船舶、高端海工裝備、海水淡化、海上風電等為重點,在省重大科技項目中布局15-20項左右關鍵技術和國產化替代裝備攻關。依托省海洋成果轉移轉化中心,推動海洋領域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加快海洋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扎實推進省部共建國家深海基因庫、國家深海大數據中心、國家深海標本樣品館等重大平臺。推進中科院海洋大科學研究中心、中國海洋工程研究院(青島)、中國船舶集團海洋裝備研究院等重大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推動中船重工船舶設計研究中心落戶山東。建設高水平海洋人才高地。繼續組織開展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遴選工作,面向海洋產業領域遴選20個左右領軍人才團隊。對2020年9個泰山產業領軍人才工程藍色人才專項進行中期評估。以52家現代海洋產業人才工作重點聯系企業為重點,加強人才引育精準支持,組織梳理核心技術需求清單,通過“揭榜掛帥”等機制精準引進人才。更新《山東省海洋產業人才開發路線圖》。
-
建設世界一流港口
實施新一輪港口基礎設施提升工程。新開工裕龍石化配套港口工程,加快建設青島港前灣港區泛亞集裝箱碼頭工程、煙臺港西港區30萬噸原油碼頭二期工程等項目,建成青島港董家口港區大唐碼頭二期等工程。2022年新增泊位3個,新增通過能力超過600萬噸。加快推進沿海港口轉型升級。制定世界一流海洋港口建設指標體系。推動港口延伸貿易、物流、航運、金融等增值服務,加快沿海港口從裝卸港向樞紐港、貿易港和金融港升級。深入實施“智慧港口”試點項目,深化5G、區塊鏈等前沿技術在港口場景的應用,打造全球智慧港口示范樣板。提升港口開放服務能力。新布局建設6家內陸港,加快發展多式聯運,構建連內接外、通暢高效的陸海運輸網絡。推動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港口加強交流合作,繼續加密海上航線網絡,爭取新增外貿航線10條。打造青島港國際樞紐海港,加快建設東北亞國際集裝箱運輸樞紐和全球重要的能源原材料中轉分撥基地。
-
完善現代海洋體系
加快推進海洋重大項目建設。動態調整海洋產業重點項目庫,新開工建設“國信2號”智慧漁業大型養殖工船等13個引領性支撐作用突出的重點項目,2022年完成投資40億元。加大對17個省級層面推進重大支撐項目的督導調度,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實施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問題。組織開展現代海洋高質量發展重點企業遴選工作,對前10名企業分別給予200萬元基礎性獎勵和最高2000萬元激勵性獎勵。加快發展海洋新興產業。全力推進青島百發二期、董家口熱電聯產等海水淡化工程建成投產,推動龍口裕龍島、魯北碧水源二期、東營港等海水淡化工程開工建設。做大做強海洋優勢產業。推進國家深遠海綠色養殖試驗區建設,新建“牧漁1號”“牧漁2號”兩座大型深水網箱,打造“1+N”全新深遠海養殖模式。培育壯大現代海洋產業集群和領軍企業。認真落實《“十強”產業“雁陣形”集群培育支持辦法》《“十強”產業集群領軍企業培育支持辦法》,開展現代海洋產業“雁陣形”集群和領軍企業評審工作,對入庫集群擇優給予資金獎勵。青島市海洋交通運輸產業集群等8個“雁陣形”產業集群年營業收入達到4000億元。青島港(集團)有限公司等5個領軍企業年銷售收入達到300億元。
-
海洋經貿合作水平
19.提升海洋經貿合作水平。建立重點港口與中歐班列(齊魯號)合作聯動機制。織密遠洋運輸航線,重點打造日韓、東南亞、中東、印巴、歐美5大優勢海運航線組群。支持省內港口通過締結友好港或姐妹港協議、組建港口聯盟等形式,加強與共建“一帶一路”國家港口合作。
-
涉海開放合作領域
18.深入拓展涉海開放合作領域。加快推進“海洋十年”國際合作中心、聯合國“海洋十年”海洋與氣候協作中心建設。創新性開展東北亞地區涉海地方政府間國際合作。高水平舉辦東亞海洋合作平臺青島論壇、東亞海洋博覽會、世界海洋科技大會等大型活動。推動中國(山東)自由貿易試驗區發展特色海洋經濟。支持青島建設現代海洋城市。
-
美麗海灣”建設
17.扎實推動“美麗海灣”建設。加強海洋災害防治,做好滸苔綠潮災害前置打撈和防控處置工作。落實互花米草治理任務,確保互花米草清除率達到90%以上。推進全省海洋碳匯資源、碳儲量、碳匯量和增匯潛力調查評估,積極探索藍碳產業發展的山東經驗。
-
提升入海排污口
16.提升入海排污口規范化管理水平。強化入海排污口整治成效第三方核查評估結果應用,推動問題整改。完成入海排污口重新分類命名與編碼工作。制定符合全省實際的入海排污口備案實施細則和監督管理制度。指導各市加強入海排污口監測工作,不斷提升入海排污口規范監管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