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yright ? www.bjxtjx.com. All Rights Reserved
山東省商務廳 版權所有
來源: 海報新聞2025-03-19 09:00:00
3月15日,東營市與寧德時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寧德時代”)簽署零碳城市戰略合作協議,標志著全球首個高比例綠電直供零碳產業園正式落戶東營。這一合作不僅成為黃三角新能源發展的里程碑事件,更揭示了寧德時代在零碳經濟浪潮中布局的邏輯:依托東營的“天時、地利、人和”,搶占新能源產業鏈制高點,推動區域經濟綠色轉型。
天時:零碳經濟浪潮下的戰略機遇。在全球能源革命與“雙碳”目標驅動下,零碳經濟已成為各國競逐的新賽道。中國作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市場,正加速構建綠色能源體系。東營市作為傳統能源重鎮,近年來以“向新逐綠”的姿態,全力打造千億級新能源產業集群,可再生能源裝機容量已達842.54萬千瓦,是煤電裝機的1.6倍,預計“十四五”末將突破1000萬千瓦。這一數據背后,是東營在風、光、地熱等領域的天然稟賦:近海區域年平均風速達7.6米/秒,年日照時數2765小時,鹽堿灘涂與海洋面積廣闊,為大規模風光儲一體化基地建設提供了得天獨厚的條件。
寧德時代選擇此時落子東營,正是看中其綠電供給能力。東營的“零碳油區”“零碳化工”等場景,與寧德時代“零碳工廠+燈塔工廠”的規劃高度契合。雙方合作可率先實現“綠電直供——低碳生產——零碳應用”的閉環,為全國提供示范樣本。
地利:產業基礎與區位優勢的雙重引力。東營并非傳統意義上的新能源城市,但其雄厚的產業基礎為轉型提供了堅實支撐。作為勝利油田核心產區,東營積累了豐富的油氣資源與化工產業鏈,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等鋰電池原材料供應體系完備。寧德時代在此建設40GWh鋰電池綠色智造基地,可直接對接上游原料企業,降低供應鏈成本,同時帶動電解液添加劑、電池回收等配套項目集聚,形成千億級鋰電全產業鏈集群。
東營地處環渤海經濟圈與黃河流域交匯處,是山東半島城市群的重要港口城市。其廣利港海上風電專用碼頭與“海陸聯動”物流網絡,為大型儲能設備運輸提供了高效通道。項目落地后,寧德時代的電池產品可快速覆蓋京津冀、長三角及魯豫皖市場,形成“南北貫通、東西聯動”的產業輻射格局,強化其在華北市場的戰略支點地位。
人和:政府效能與產業鏈協同的創新實踐。東營在招商策略上的創新是吸引寧德時代的關鍵。摒棄傳統的優惠政策競爭,轉而以“鏈式招商”精準對接企業需求。為推進合作,東營成立高規格工作專班,市領導親自率隊對接,僅用3個月便完成儲能電池PACK項目的審批與開工,展現出“東營速度”。
此次合作不僅限于政企雙方,還涉及勝利石油管理局、中國石油大學(北京)等機構,覆蓋技術研發、場景應用、產業配套等多個維度。勝利油田的油氣資源可為零碳化工提供應用場景,中國石油大學的科研力量可助力儲能技術創新,而山東重工集團與寧德時代的戰略合作則進一步拓展了產業鏈協同的邊界。這種“政產學研用”一體化模式,為新能源產業生態的構建提供了新范式。
寧德時代“牽手”東營的這場“雙向奔赴”中,天時、地利、人和缺一不可。東營的實踐證明,中小城市完全可以通過生態重構與創新協同,在新能源賽道上實現“彎道超車”。